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国防教育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要着眼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采取扎实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
小学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国家领土及主权知识;国旗、国徽、国歌知识,党旗、军旗知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战时应急防护知识。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与战争常识;中国国防简史特别是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化生武器防护知识。
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一是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把国防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纳入德育、语文、历史、体育、科学等课程之中,做到进教材、进教案、进课堂。二是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以及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三是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初中生7天军训。
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的国防教育
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与技能。
高级中学应当开设国防教育教学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国防法律法规;武装力量知识;近现代国防历史;国防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基本常识;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形势。
高级中学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14天,军训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
高级中学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活动。
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国防素养。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国国防概况;世界新军事变革与军事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际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形势。开展军训21天。
(来源:州委国防教育办)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