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
在昭通市召开
大会印发了云南省10个具有一定创新性
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其中
《“鸿雁”归乡展宏图 小寨走上“逆袭”路
——文山州富宁县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是文山州唯一入选案例!
一起来看详细事宜↓
廖世兵,出生于中越两国、云桂两省(区)交界处的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委会上寨村小组。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发家致富后,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2015年回到家乡上寨村当“村长”,开启了“一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富”的新征程,带领全村乡亲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家园,实现了从“空巢村”到富裕村的“逆袭”。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成为产业兴、生态美、边民富的标杆。
面对上寨村“路宽不过一米五,新房不足十一间”的落后基础设施,廖世兵召集群众开会商议基础设施建设事宜,号召村内乡贤一起为村里建设筹集资金,并向各级部门申请资金和水泥、水管等物资。先后争取到镇党委政府资金15万元、水泥40吨,用于修建村内道路。在廖世兵的带领下,村民投工投劳,共修建上寨全村水池80个,水管7万米,硬化通村道路、村内道路1.2万平方米,修筑挡土墙3700立方,修建产业路3公里,安装路灯80盏,共折合人民币1800万元。
廖世兵自掏腰包在上寨村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积极争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对口帮扶项目支持,推动中草药基地试种成功。与村内其他返乡村民强强联合,出资成立种养殖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群众提供土地和管理服务”和“收益合作社占51%、群众占49%”的发展模式,动员群众开展中草药种植,既解决了中草药先期投入成本过大,群众不敢试、不敢闯的问题,又降低了合作社后期管理成本,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发展种植的积极性。目前,上寨村种植仿野生石斛、山豆根、重楼等中药材2100余亩,农户分红收入达70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2.17万元增长到375万元。按照“不丢荒一寸土地,不落下一户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整合出闲置土地种植苹果梨1000余亩。采用“长短结合,林上棚下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棚内有草药、树上有苹果梨、林下有重楼、庭院外有八月瓜”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丰富产业层次,拓宽增收渠道。
为推进上寨村产业发展,廖世兵带领村民积极争取帮扶项目、资金,建设中草药加工厂、交易市场,投资林下中草药项目100万元、集中养殖场200多万元。结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建设,争取并投入污水处理资金300万余元、墙体靓化100万元、庭院建设120万元、健康步道建设48万元。探索创新农业产业发展与边境观光旅游紧密结合的新发展模式,与村里其他致富带头人集资200万元,在村内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全村62户村民为股东,村民以资金或者土地入股,通过公司运营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以上寨村为引领,带动周边村寨同步发展。
2022年,廖世兵抓住发展乡村旅游契机,带头出资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游乐经济”,打造边陲上寨亲子乐园项目,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实行会员制,村内群众入股2000—3000元成为会员,入股会员按照比例进行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的10%收益用于村内建设。村里依山建设林下中草药基地,并建设烧烤区、民宿、儿童游乐园等,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沿边村寨的美景,村里既增添了人气,又增加了收入。目前,亲子乐园项目营业额已达80万余元。
(来源:文山州乡村振兴局 富宁县田蓬镇党政办)
(编辑:毛雪勰 排版:陆军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