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祖国边陲,云南文山,春色满园。
在这里,三七之乡砚山一中的校园,桃李芬芳,书声琅琅。这里流传着退伍老兵胡国良捐资助学的故事。
设立“于锦雄”帮教基金
2021年2月18日,云南文山,阳光明媚,砚山县一中,学子们的脸上荡漾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在迎宾曲中,砚山县一中“于锦雄”帮教基金捐赠大会隆重举行,江苏堰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国良先生向砚山县一中捐赠211万元人民币,设立“砚山县一中‘于锦雄’帮教基金”。
胡国良说,捐资211万设立“于锦雄”帮教基金,也就是希望这里的学子都能如愿考上“211”这样的大学,为他们完成学业、报效祖国提供一些帮助。
胡国良是江苏省无锡市人,1984年12月,那个热血燃烧的岁月,年仅20岁的胡国良随部队开拔到祖国南疆文山,战友江于庆、赵锦标、王铁雄长眠在了麻栗坡。
“于锦雄”是为了铭记,“211”则是一种期待。
胡国良先生说,取名为“于锦雄”帮教基金,一个是为了铭记三位战友,另外一个就是要教导这里的学子,铭记英雄、传承遗志、努力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
砚山县一中的学生表示,将常怀感恩之心、爱国之情、进取之志,志存高远、奋力拼搏,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难以忘怀红色文山
2023年2月18日,胡国良先生再次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云南文山。
他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英烈,凭吊三位战友。
胡国良说,我多次回到文山、回到砚山、回到麻栗坡,文山是我的第二故乡。1985年后,我虽然回到了家乡无锡,但是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我都充满了感情,特别是和这里的人民、这里的群众的军民鱼水深情,那更是永远不能忘怀。
这次回到第二故乡,胡国良看望了老乡,到企业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边关,风景如画,树木郁郁葱葱、山间流水潺潺,村寨民族特色明显;在老乡家里,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镶嵌青山绿水间,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鸡犬相闻,春色满园;在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工艺先进、环保水平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铝产业园区正在建设,这里将打造成“中国绿色铝谷”,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级的产业……
胡国良的家国情怀
在胡国良的无锡堰长集团总部,有一个特殊的兰花园,几百盆兰花,都是从老山上引种的老山兰,每到开花的季节,整个园子,老山兰竞相绽放,满园幽香,让人陶醉。
胡国良说,每当见到这些兰花,就仿佛又回到了麻栗坡的老山,见到了昔日的战友,见到了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
1985年退役回乡创业,2002年创立江苏堰长工程有限公司,现任无锡堰长集团公司董事长。通过多年的艰苦拼搏,创新发展,胡国良的事业逐渐扩大,公司每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
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军旅生涯,血与火的生命考验,铸就了胡国良的家国情怀。
2021年9月,胡国良向文山市第十三中学捐赠281万元人民币,设立“于锦雄”帮教助学基金,并于当月26日向优秀学生和教师发放了第一批帮教助学基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爱无疆,爱心无限。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胡国良向地震灾区捐赠15万元,同时他还让企业工会发动职工捐款5万元,共同为灾区奉献爱心……
无锡惠山区五保老人颐养院建立时,胡国良捐赠10万元,以表尊老敬老之心意,与此同时他还牵头20多位爱心企业家共同捐赠约380万元成立了爱心基金,用来扶贫助老。
不仅如此,胡国良还怀着为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学子点赞加油的愿望,捐赠300万元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设立国防奖学金,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踊跃参与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
胡国良退伍不褪色,不忘大家顾小家,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肯定,受到了社会的赞誉。
他先后获得了“江苏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无锡最美拥军人物”,无锡市和惠山区“最美退役军人”“无锡好人”等荣誉称号。
胡国良赠300万元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设立国防奖学金。图为捐赠颁奖大会。
(郑维华)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