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访第二届文山州“突出贡献人才”农凤妹

    发布时间:2017-07-05 09:13:17   来源:文山新闻网   

    壮乡一向被誉为“歌的海洋”,壮族人民用歌来传情,用歌来恋爱,用歌来敬酒,用歌来迎宾,用歌来庆祝丰收,把歌当作精神食粮。

    说起坡芽歌书,必须提及的一个人就是农凤妹,她是坡芽歌书情歌主要传承人。

    2006年的一次壮族文化资源普查中,在富宁县坡芽村农凤妹家意外发现了一块用仙人掌汁绘成各种奇特图案的土布,上面画有81个符号,记载了81首情歌,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遇、相知、相恋并白头偕老的动人故事。目前,坡芽村能够认读歌书的人小到几岁,长到80多岁。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这里的壮族人以农姓为主,几乎人人会唱歌,“歌伴人生”是壮乡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走进坡芽村,房舍是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墙体由浅黄色的粘土垒成,青瓦一片连着一片,均匀地铺排在屋顶的两侧,远观,似一本本翻开了的书反扣在房梁上。

     

    醉心山歌 结缘歌书

     

    柔和的嗓音、亲和的面容、淳朴的谈吐,这是农凤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她闲聊时穿插其间唱出的坡芽山歌,仿佛将人带进大山深处。在歌声里,你能感受到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活气息,感受到歌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甚至能感受到大山里爱情的味道。农凤妹说,有事没事甩开嗓子唱一曲,或是与同村、邻村群众对上一会儿山歌,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农凤妹告诉记者,从记事起,她就听长辈们唱壮族山歌,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她从小就爱唱壮族山歌。“过节或者平时对山歌时,大家都以唱山歌、编山歌为乐趣。如果哪个人唱得好、歌词编得好,就会特别受欢迎。”农凤妹说,当时只要有邻村的年轻男女来坡芽村对山歌,她都去,并且看谁唱得好就一直跟着学,常常一学就是一整晚。那时候,放牛唱山歌、干活唱山歌,边学边唱,不懂就问。长辈们为了帮助她记忆,便在火塘边、沙地上边传授山歌边教她画一些歌中借以表情达意的图案,久而久之,这些图案深入心里,只要看到某一个符号,即可根据它约定俗成的特定涵义认知和演唱整首山歌。通过唱山歌、对山歌,农凤妹与丈夫相识、相爱,并成为一家人。

    今年52岁的农凤妹唱了40多年坡芽山歌,她如今可以用“分打劳”“分呃哎调”“分戈麻调”“分标乖调”等不同曲调演唱坡芽情歌,每种唱法都有不同的韵味和不同的演唱风格。她成了周边壮族群众公认的壮家歌手,她不仅精通坡芽情歌,而且对壮族其他题材如生产劳动歌、赞美歌、会面歌、敬酒歌、祝福歌等山歌非常了解,经常在“三月三”、“珑端节”等壮族传统节日上领着人们对歌。每逢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农凤妹都担当领唱和司仪的角色。

     

    传唱山歌 情系后人

     

    农凤妹至今究竟唱过多少山歌,连她自己都说不清。“唱山歌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凤妹动情地说道。2011年,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情歌正式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凤妹也成为坡芽情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我和其他三位传承人将山歌传唱当成一种使命。”农凤妹说,晚饭或农闲之余,她和其他三位传承人会聚在一起学习交流,相互切磋坡芽山歌。他们积极鼓励后辈学唱山歌,对于来学习坡芽山歌的人,不止口口相传,还教会他们认识坡芽歌书上的符号。“但因为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加之喜欢听流行歌曲,如今村子里会唱山歌的年轻人不是很多。”农凤妹有些担忧。为了使坡芽山歌发扬光大,农凤妹等4位传承人积极在村里培养发展山歌歌手,每天吃过晚饭,便召集大家到坡芽文化传习馆里学唱山歌。同时,村里还组建了一支农民演出队,全村人都参与进来,队员小的三四岁,长的六七十岁,每晚都到村活动广场演出。为了让坡芽山歌后继有人,富宁县委、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以坡芽山歌为主,编撰了《富宁乡土教材》,推广到各学校,而农凤妹等4位传承人,每周星期五都要到剥隘镇中心小学、剥隘中学、新华中学等教学生们演唱山歌的技法和坡芽歌书81个符号的书写方法。

    随着坡芽歌书的声名远播,不少外地民歌研究者、艺术院校学生纷至沓来,农凤妹家里也经常挤满前来学唱坡芽山歌的人。让山歌世代相传,是农凤妹等传承人一直以来的心愿,所以每当遇见想学唱山歌的人,农凤妹总是倾情相授。

    虽然传承保护上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农凤妹表示,青春会老,山歌不散。自己会一直唱下去,直到自己再也唱不动为止。

     

    唱响山歌 弘扬文化

     

    坡芽山歌不但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坡芽山歌文化,2012年,富宁县委、县政府在坡芽歌书山歌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坡芽歌书合唱团。合唱团以演唱坡芽情歌为主,合唱的曲目是在保留了原生态“坡芽歌书”曲调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交响合唱技法改编而成的,虽然还是山歌的调子,却有了和声的元素,更有层次、更丰富,音乐的张力和感染力更强。

    坡芽歌书合唱团成立四年来,频频参加国内外比赛,农凤妹等四位传承人有时也会参与其中。合唱团在收获无数赞美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坡芽歌书,了解坡芽文化。

    2013年坡芽歌书合唱团走出国门,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等演出7场,征服了在场的观众。2014年,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音乐周,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地巡演。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合唱先锋栏目获年度总冠军。2016年7月6日,坡芽歌书合唱团赴俄罗斯索契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最终从32个合唱团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组无伴奏民谣组特别金奖。索契摘金,意味着坡芽歌书进一步迈向世界舞台。

    因为对坡芽山歌的热爱,更多的人愿为此付出更多的热情与汗水,合唱团成员都是这样的人。由于合唱团的24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所以大家排练起来非常困难,为了把歌曲唱好,成员们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在索契参加比赛时,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住所楼下练唱,因为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差异等问题,部分成员发烧、感冒、腹泻,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要唱响坡芽山歌,让更多的人喜爱坡芽山歌、传唱坡芽山歌,排练再苦再累,我们都能坚持。”坡芽歌书合唱团团长黄祥对记者说。

    坡芽歌书,是我们这片土地的文化标识。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只要还有像农凤妹这样的传承者,坡芽歌书合唱团就能发展壮大,山花烂漫中的天籁之音,就将会带着壮乡的柔美和悠扬,感动越来越多的人。

    (记者 苏 宁)

    (编辑:郭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