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 情暖文山
1月24日
文山市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
“小城大爱”春节送福记活动启动
以志愿送福队的形式
将一副副对联
一袋袋物资
一声声祝福
送到群众手中和心中
让新春祝福浸满文山
让文山人民提前感受到新春的喜悦
当天,参与送福的公交、移动、电信汽车队,交警、饿了么、美团摩托车队等200余人浩荡且整齐地在文山市政府楼前集结。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杨雪敏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各志愿队代表纷纷到志愿墙前粘贴各自的标识。
活动启动后,志愿者们带着对联、灯笼、油、米等物资,分为8个小组乘坐装饰有“巳巳如意 情暖文山”的祝福车前往各个点位,为大家送祝福。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泰民家园儿童之家里传来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志愿者们带着他们最喜欢的新书包上门了。志愿者蹲下身子,亲切地为孩子们送上礼物,一张张童真的脸上满是喜欢。一件爱心礼物,一句暖心鼓励,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鼓舞,更用爱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田。
在开化敬老院,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营养牛奶、油、米等物资,还与老人们挨坐在一起,听着他们许久未说的唠叨并耐心回应。今年78岁的老人杨秀英告诉记者,因为孩子住得比较远,很久才来看看自己,但逢年过节都有人来看望慰问他们,心里很暖。
为了让全市各个群体都能感受到这份爱与温暖,8个“送福”小分队分别走进社区、单位、街头等地,为执勤的交警、值守的护士、冲锋在前的消防员、坚守使命的退役军人、洁净城市的环卫工人及擦肩而过的路人……送上一份份春节礼物和祝福,让爱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文新街社区党委书记罗文华说:“非常感谢文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照顾,此次送来的温暖,提高了我们退伍老兵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我们将永葆军人本色,为社会稳定、社区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区业主姚朋金说:“我是曲靖的,现在生活在文山。今天收到了春节礼物和祝福,感觉心里非常温暖,春节氛围很浓厚,很喜欢文山这座城市。”
当天,“小城大爱”春节送福记活动的主会场里布嘎社区更是福气满满,热闹不已。壮族非遗舞蹈《纸马舞》的队员们穿上节日盛装,在巷口跳起舞、唱起歌,让八方来客从入口处就感受到热情、喜庆的节日气氛。
文山市有关领导来到会场为社区送上对联,并为舞狮点睛。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一只只小“狮子”被点睛后,忽闪着眼睛、跃动着身躯腾空跃起,勇猛灵活,展示出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老宅悦馨小院里,各族群众齐聚一堂,现场开展文山市2025年文明课堂之移风易俗“小院声声讲堂”,句句贴近群众的话语深入人心。
沿着巷子往里走去,热闹声阵阵传来,来来往往的人群穿梭在各式各样的非遗摊位前,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当墨香与年味交织,那是满满的祝福。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将美好祈愿融入一个个福字、一副副春联之中赠予游客们;蜡染展示区,精美的蜡染作品让游客们惊叹不已,在蜡染艺人的讲解下,大家了解到这门古老技艺从绘图到染色的每一道工序,纷纷上手体验。
文山蜡染传承人杨廷梅说:“蜡染这项非遗技艺背后有很重要的意义,今天在这里设置这个蜡染的摊位以及体验区,也是想让蜡染这项非遗技艺传遍大街小巷,让大家都知道都参与进来,把蜡染技艺研究得更好。”
游客赖嘉瑜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云南,看到壮族的蜡染就感觉到特别的新奇,在我们那边很少见,也很想上手去体验一下这项壮族的特色文化。”
夜幕降临,社区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汤锅晚宴。大家围坐在热腾腾的炊锅前,羊肉、毛驴肉等里布嘎特色美食应有尽有,让游客们大快朵颐。近年来,新平街道里布嘎社区“小巷经济”悄然兴起,文山本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餐饮店纷纷入驻,率先在全市打造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巷子文化村”,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在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一旁的舞台上更是精彩不断。平均年龄仅10岁的舞狮队伴着锣鼓和呐喊声,熟练地踏上了板凳,时不时还来个“鲤鱼打挺”。现场观众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非遗节目纸马舞表演者们手持精美的纸马扭动身体,时而如扬蹄长啸,时而似奋蹄奔驰,展示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川剧变脸、提壶火花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当晚的活动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大家参与活动后还能带大奖回家。
本次活动
不仅为全市群众送上了新春祝福
传递了浓浓的年味
更以文化为纽带
拉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市民的距离
让大家在家门口近距离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
感受文山的温暖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董飞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