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眼下,在步履匆匆的城市中,一幅幅设计精美、文化气息浓郁的公益广告成为文山市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家门口的“网红打卡地”既解了乡愁,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在文山市区三鑫别墅苑路段,一个个灯箱或电箱“变身”为宣传民族团结的“使者”。只见该路段的绿化带上,一个大电箱上画着鲜艳飘扬的党旗和一个个鲜红的石榴,上面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宣传民族团结的字样;通信交接箱上,一幅幅水彩画、水墨画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让市民在欣赏墙画的同时,还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在休闲广场,“做文明事 创文明城 做文明人”等各类新颖别致、色彩鲜艳的公益广告牌格外醒目,成为文明宣传新阵地。市民张女士介绍,现在的公益广告已融入景观中,很有画面感,让人感觉很亲切,与往日单调乏味的标语不同,更容易让大家接受。“我觉得这些公益宣传牌做得很好看,放在公园里,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得到,图案和文字也传递着文明,提醒大家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做文明人。”张女士说。
在普阳东路、东风路等多个人行道转角处,一块块红色的中国风特色公益宣传牌让人目不暇接,它们用不同图案和文字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既美化了风景,又传播着文明的气息。
像这样的城市公益小景观,如今在文山市区各大公园广场内随处可见。为持续营造文明氛围,进一步提亮城市文明底色,文山市将公益广告融入公园广场、街头景观、城市建设,融入特色文化、市民生活,在传播公益文明的同时,也成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一扇展示文明、宣传文明的“新窗口”。
在七花南路、凤凰路等路段,花台式隔离栏里种上了多彩的鲜花,“关爱未成年人”“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公益广告不时映入眼帘,自然之美和文明之风一同被植入道路中央,让路过的行人赏心悦目。
在环东路、七花南路、腾龙北路等路段,道路边的墙面上张贴着爱护环境卫生的宣传画。路灯灯杆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健康、绿色出行”“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在小区,显眼处都立起了文明小标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文明出行、文明礼仪、垃圾分类等知识,增强小区业主的文明城市创建意识。“文明宣传内容本身比较抽象,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大家一看就能懂,这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对人们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市民季女士说。
公益广告像是一面镜子,引导市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主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成为了文山城区一道道特别的风景线。
如今,走进文山市各个居民小组,村在景里,房旁有树、院中有花,暖暖的阳光从楼顶倾泻而下,每一幢楼房就是一幅画。
“现在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旁、庭院里鲜花开放,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变得更文明了。”文山市开化街道西山居民小组居民杨女士说。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幸福生活美如画。在大以古居民小组入口处的凉亭里,老人们坐在亭台楼榭处,晒着太阳,聊着家常,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炊烟袅袅,老年幸福食堂内的饭菜四处飘香,老人们相聚一堂,享受着可口的菜肴,大以古居民小组不再是刻板的乡村模样,而是“花园式社区”。
“扒开”周边林立的高楼,里布嘎居民小组便“藏”于此,漫步其间,精致的街角、巷口小景、极具民族特色的花园、色彩交织的砖墙、追逐嬉戏的孩童……点点滴滴都展现着城中村的新模样。“环境干净了,人的行为也要文明,现在大家见到有人乱丢垃圾时,都会相互提醒,一起维护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居民小组居民邓先生说。
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文山市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的开展 ,组织广大志愿者结合各地传统文化,以艺术墙绘为载体,用美化促进文明、用艺术培育文明、用氛围熏陶文明、用行动促进文明,打造了里布嘎居民小组、高登村、沙老寨村等一批群众家门口的“网红打卡地”,既解决了墙面破损、乱涂乱画、“牛皮癣”小广告等难题,还让旧墙换新颜,把美丽和文明的气息注入乡村。
文山这座城市已经悄然变美,文明元素正一点一滴地浸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滋养群众心灵,点亮文明之光。
(刘星)
(编辑:侯佑琴 排版:罗钢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