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文山市再次被列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一年多来,文山州举全州之力,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文山市创文工作。文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休闲绿地越来越多,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校园周边环境、集贸市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在这里,热爱文山、赞美文山的声音越来越强,独具文山文化特色的公益广告、徽标、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志愿红”成为文山城靓丽风景线;在这里,城市形象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文山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城市更新改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继启动了文山城区盘龙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老旧路面改造、公园广场提升改造等市政项目。完成18条市政道路改造,打造建禾西路“七城创建”示范路,通过示范引领,投资3.2亿元对11条车行道及19条人行道路面进行改造,同时加快5条沥青路面、26条“白改黑”路面改造前期工作,不断提升城区街面道路的通行质量。
完成华龙湖公园、七花广场、琵琶岛公园、东山公园提升改造,以及凤凰路、腾龙路绿化、文山“老八景”“阅读园”等街头景观改造,累计提升绿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建设“双拥一条街”及紫荆里夜市经济特色街区,计划投资6500万元用于提升西华公园及30个带状公园的建设。
实施小区基础设施、房屋功能、公共服务及居住环境等改造提升,对部分相对集中的小区实行连片改造,完成37个老旧小区改造,今年计划对30个小区实施改造,不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质量。按照“提升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对文山城区农贸市场进行了再整治、再提升,共完成9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解决了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诟病。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提质改造,让创建成果惠及市民,提高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文山市积极探索创建模式,丰富创建内容,与“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紧密结合,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结合本地传统文化,以艺术墙绘为载体,用美化促进文明、用艺术培育文明、用氛围熏陶文明、用行动促进文明,打造了里布嘎村、高登村、沙老寨村等一批群众家门口的“网红打卡地”。既解决了墙面破损、乱涂乱画、“牛皮癣”小广告等难题,还让旧墙换新颜,提高群众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营造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
公益广告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文山市结合“七城创建”工作,制作迎接党的二十大、文山之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环保、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低碳出行、反对铺张浪费等公益广告。截至目前,更换凤凰路、开化北路等路段1800棵灯杆广告牌;在文山城区重要交通路口设置公益宣传牌200面,在交通隔离栏安装公益广告2000面;利用建筑围挡安装公益广告2000余平方米,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人民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文山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来抓,深化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文明交通劝导、打扫卫生、清理河道、关爱“空巢老人”、疫情防控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传递文明新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2021年以来,文山市结合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宣传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000余场次,不断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引领社会新风尚。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山市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在七花广场、休闲广场、华龙湖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园广场,选取中心舞台、长廊、主题公园等打造宣讲小舞台12个,以读书会、故事会、朗诵会、文化活动等群众喜爱的形式开展广场“微”宣讲,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8400场次,受众42万余人次。
2021年,文山市创建“党史天天学·七点钟课堂”志愿服务品牌,每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不同形式的宣讲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关爱未成年人”“诚信建设”等主题,将32辆公交车打造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巴士”,联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宣讲,学生、律师、社区书记等变身“百姓宣讲人”,文明巴士变成“流动”宣传车和宣讲台,150名宣讲人在文明巴士上开展宣讲500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车内设置“文明巴士志愿服务站”,免费为市民提供雨伞、常用应急药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礼品等,让市民在乘坐中感受城市温度,凝聚创文共识、传播文明之声,文明巴士宣讲成了城市最美的流动文明风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2021年共创建市级文明校园58个、文明村镇79个、文明单位85个。2022年1月,启动每月“点赞身边好人”活动,为给流浪者送衣送食品的“最美小天使”——6岁女孩谢艺恩、送迷路大妈回家的热心助人好心肠员工李香、面对5万元巨款不动心的拾金不昧留美名者张信荣、坚持义务清扫小区卫生3年的4位老奶奶等一个个温暖故事点赞。他们的善行义举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引领文山市社会风尚持续向善向好,反映了广大群众的道德追求,使社会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文宣)
(编辑:吕静 排版:向传帅 审核:侯佑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