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日,由殡葬改革非火化区麻栗坡县董干镇马龙村委会马龙村小组和凹塘村小组81户群众自筹集资金建成的马龙凹塘公墓投入使用,这是麻栗坡县殡葬改革非火化区范围内自发筹资建成的第一个公墓。
自去年8月麻栗坡县启动实施殡葬改革工作以来,根据工作安排部署,按省人民政府对麻栗坡县火化区划定的批复, 董干镇马龙村委会马龙村小组和凹塘村小组还没有被列入殡葬改革火化区内。但是,当地群众从广播、电视、微信上看到火化区内乡镇实施的殡葬改革工作真正给老百姓减轻了负担的消息后,两个村群众认为,这样的殡葬改革好,省事、省钱、省工,晚做不如早做,这是形势的发展。麻栗坡县董干镇马龙村委会凹塘村小组长 刘永林说:“因为整这个公墓节省很多劳动力,在电视上我们已经看着了,其他那些早就实施了,我们董干镇我们先实施,比传统的那个是减省95%的劳动力。”麻栗坡县董干镇马龙村委会马龙村小组长邓信才说:“搞这个殡葬改革大家老百姓开过群众会就集资,一说起这个问题就集资,还是对老百姓有很大的减轻负担,比如现在老百姓穷的太多了,有些为安葬一个老人要花上几万块钱,现在我们这个几千块钱就搞定了,还省劳动力。”
今年3月份以来,两个村小组干部先后找到驻村工作队、马龙村委会、董干镇和县民政局说明要筹集资金建设公墓事宜,得到了各级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后,先后召开群众会议大家出谋献策,认真从选址、资金来源、组识实施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决定在凹塘村的“龙家坟”(小地名)建设公墓。在筹集资金方面,两个村群众纷纷集资,短时间内就集资到13万元,麻栗坡县民政局和挂钩单位麻栗坡县森林公安局给予大力支持。今年3月动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成长68米,宽2米的公墓。根据了解,两村还规定,公墓实行至上而下,按照死者年龄大小分台阶安葬。今年8月28日,马龙村委会马龙村小组周贤方在外打工发生意外死亡,被安葬在这个公墓里,成为麻栗坡县非火化区第一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成第一个入公墓安葬者。马龙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周宗军说:“虽然我们马龙村委会目前还属于非火化区,但是当地群众得知麻栗坡县其他乡镇,已经率先实习殡葬改革,给老百姓从经济上劳力上带来了很多方便,所以我们当地的群众就到村委会到民政到镇上反映,要求建设公墓,目前第一个亡者已经安葬在公墓,也给老百姓真正看到了实惠,真正觉得这个公墓建好以后,给老百姓从经济上从劳力上带来了很多方便。”
据悉,该公墓占地4亩,建成124个墓穴,由当地村民自主管理。殡葬改革非火化区第一个公墓的建成,有效推进了麻栗坡县殡葬改革在农村的进程。
(特约记者:陆宏章)
(编辑:刘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