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文宣动态丨砚山:文明浸润乡土 新风吹拂心田

    发布时间:2023-11-20 15:46:24  

    今年以来,砚山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倡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孝悌和睦家风和文明和谐乡风。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的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见贤思齐;一场场田间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婚丧嫁娶必须遵循厉行节约的原则……”漫步在砚山县维摩乡幕菲勒村黑鱼洞村小组,花丛掩映中,一块以村规民约为主题的展示栏与村内墙绘内容相映成趣,扮靓乡村的同时,还弘扬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吸引人们驻足观看。

    “以往天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陋习不仅是乡村治理的‘拦路虎’,更是大家的‘心头恨’。如今,有了村规民约,村民们就有了行为准则的‘标尺’,不良风气逐渐改善。”幕菲勒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赵礼学说。

    为破除陈规陋习,黑鱼洞村小组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村子的特点制定了村规民约,内容涵盖人情攀比、婚丧嫁娶、邻里相处、人居环境等方面。村规民约完善后,不仅“规”出了乡村治理新气象,更“约”出了乡风文明新生活。

    幕菲勒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赵礼学表示,大家一起开会制定村规民约,把不大操大办写入村规民约,群众大力支持,现在村里办事浪费现象已经减少了很多。

    “以前,办酒席都是一两百桌,现在每家最多30桌,嫁娶礼金6600元,经济压力小了,也不铺张浪费。”村民杨贵良介绍,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小组,办客要提前向村委会申请备案,由红白理事小组进行监督,有效减轻了村民负担,办席攀比之风锐减,形成良好的家风、乡风。

    维摩乡自从建立了村规民约与红白理事会后,不仅刹住了歪风,也成为党组织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新抓手。如今,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已经是村里不成文的新规。村民们从自治管理的“软”约束中尝到了甜头,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持续增强。

    江那镇芦柴冲村通过“大喇叭”“村村响”广播站,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线下志愿服务宣传阵地,提高群众移风易俗工作知晓率,营造了移风易俗的浓郁氛围。

    芦柴冲村村民李叔智说:“农村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对我们有好处,经济来之不易,尽量简办。”

    “过去,逢年过节村民们喜欢放鞭炮,到处是炮仗屑,现在大家都少放了,环境也干净了。”李叔智介绍,为减少放鞭炮对环境的污染,村干部挨家挨户一轮轮上门做工作,入户宣传文明祭祀等活动,现在村子的卫生状况、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提升。

    江那镇通过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的评选,示范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行动中来。

    下一步,砚山县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号召居民群众摒弃不良的社会风气,自觉参与文明创建工作,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继香 陆洁 蒋毓琪)

    (编辑:董飞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