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自治法 是依据 立村规 有法依 要学法 记在心……”《三字经》在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官寨乡水头村,也有这样一篇别出心裁的“三字经”。这篇名为《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的“三字经”从水头行政村15个村小组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公物、卫生、护林、公益、诚信、婚丧简办”7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学法篇、公物篇、卫生篇、护林篇、护河篇、公益篇、诚信篇、婚丧篇8个篇章,让村规民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在村民当中广泛传播。
村民代表大会现场
《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的作者是水头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何绍成。这个土生土长的官寨乡人,在今年3月从丘北县委宣传部被选派到水头村驻村扶贫。
何绍成告诉云南扶贫热线记者,在离开官寨乡10年后,他以另一种身份回到了家乡。“我在官寨乡工作了28年,对这里的农村生活,民风民俗非常了解。同时这里的村民们也非常喜欢我,认可我。”
半年来,何绍成走村串户,带领全体工作队员,走遍了全行政村15个村小组。
“有人常年不照顾父母,有人房前屋后乱堆垃圾,有人非法捕鱼,有人借着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在目睹了水头村内的一系列问题后,何绍成认为,规范村内秩序迫在眉睫。于是,结合官寨乡水头村实际,结合村委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何绍成想到了利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村里树新风。
村民表决通过《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
“‘三字经’的形式好记好背又好实施,这是出发点。”何绍成说,为了让广大村民轻松掌握村规民约,进而树立良好的民风,他反复阅读村小组村规民约的模板和县纪委的相关文件精神,用了2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了《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而后,在村民们的广泛建言献策和各界能人志士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提交村民代表讨论通过。
如今,这份《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被粘贴在水头村各村小组的党员活动室里,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何绍成告诉记者,良好的民风要从娃娃抓起。接下来,他们还将尝试把《水头村规民约三字诀》纳入本地小学生教材,让小学生学习村规民约,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进一步影响学生家长,让村规民约真正走进村民心中。
(云南扶贫热线记者:李熙临 通讯员:张德华)
(编辑:刘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