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寨村隶属于南捞乡塘房村委会,全村共50户197人。走进村里,硬化道路干净整齐,房前屋后井然有序,村里树木葱郁,蝉鸣鸟啼,到处洋溢着绿色生态的气息。
干部带头 群众争先
记者来到村民杨荣选家,他正在打扫自家房前屋后。“家里面看着脏该扫就扫了,不要说别人看见,自己看着都不舒服。”他告诉记者。
村民杨荣选在打扫卫生
新发寨村联合党支部书记、村长江才明向记者介绍,新发寨村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13名,新发寨村就有9名。《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后,党支部迅速召开了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农村大操大办和赌博之风作了明确要求。
江才明坚定地说:“村规民约执行的好坏,与我们村干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村干部一视同仁、公平合理、不贪图小便宜,我们村规民约就能够执行下去。新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和理事会章程,我们党员带头执行,群众积极参与,保证每条都得到落实。”
走到江才明家,记者发现屋外柴木堆放整齐、生产工具摆放有序,整个客厅干净整洁,让人看了很舒服。村民们介绍,村长家就是新发寨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文明示范户。为了实现全村“家家小别墅,户户小庭院”,村党支部曾组织村民到村长家参观学习。
村长江才明家
谈及“示范户”这个事情,江才明却十分谦虚:“其实我家做得不够好,大家来参观我家,哪里做得不好希望大家提出一些宝贵意见。”
党员带头示范,村民学有榜样,村里户户争先的氛围正逐渐形成。
筹集资金 整治卫生
2015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新发寨村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以往破旧的危房换上了美丽的新装,然而美化村内环境,可谓是一波三折。
村长江才说:“2015年,房子刚盖好,村里到处都还很脏,经村干部商量研究后,出台了《新发寨村村规民约》,规定:发现每次牛、马排便不清理者处违约金50元;大小牲畜死后不能乱丢乱放,必须填埋,如有发现每次处罚违约金100元;家禽必须圈养,不得放养,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处罚违约金。”
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转变群众陈旧的思想观念。江才明介绍,一开始实施处罚大部分群众还是比较支持和赞同的,只有少部分群众不能理解。经过村干部的示范带动和多次的思想工作,最后大家都参与到了环境卫生保洁中。
新发寨村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照章执行这块“硬骨头”算是啃下来了,但从江才明的脸上却高兴不起来。
江才明说:“由于群众居住得比较散,村干部决定把村民分成三个小组来清扫。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新问题又出现了,有些群众反映,为了发展生产和清扫卫生两不误,建议一家出100块钱请村里的一些贫困群众清扫卫生。当时,召开村小组会议,50家人就同意了。实施下来,效果不错。”
村民们在打扫村内卫生
目前,新发寨村采取每户每年出资100元的方式,筹集了5000元,聘请村里四名人员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每周一、三、五各扫一次,实现了“不见垃圾”的目标。
产业先行 助推乡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振兴就无从谈起。2015年,新发寨村家园美丽建起来了,但如何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又摆在了江才明的面前。经过深思熟虑,几个村干部决定远走四川考察猕猴桃种植。
新发寨猕猴桃产业
江才明说:“我们直接到四川昌西去考察猕猴桃,经济行情很好,我们就带动大家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前种植下去的小苗现在已果实累累。部分村民在去年就尝到了甜头,宋金明家的猕猴桃长势最好,去年挂果就卖了4000块钱。
宋金明激动地说:“去年我卖了三四千块钱,今年我又扩大了栽种面积。”
新发寨猕猴桃产业
目前,新发寨村已经成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积已达640余亩,挂果面积达300余亩,2018年预计促农增收30余万元;村里还种植了砂仁200余亩,杉树2000余亩......“下一步,我们还将计划建设猕猴桃冷冻厂,逐步走出一个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把我们村建成一个村美民富的文明村。”江才明自信地说。
(侯文悠)
编辑:王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