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最美家庭”故事】徐玉梅家庭:8口之家的幸福港湾

    发布时间:2018-07-03 09:07:54   来源:文山新闻网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徐玉梅的8口之家就有4宝,公公、婆婆、父亲、母亲,多年来,4位老人相处融洽、互敬互助。在这个家里,老人慈祥,子女孝顺,夫妻恩爱,热心助人,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8口人的幸福之家

     

    他们是亲家,更是亲人

    今年34岁的徐玉梅是楚雄人,和丈夫杨衡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在楚雄工作3年后,为了结束异地恋,徐玉梅考到麻栗坡县委办工作。2010年,两人结婚后一个在文山一个在麻栗坡,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徐玉梅怀孕时,父母为了照顾她,从楚雄来到麻栗坡。于是,公公、婆婆、父亲、母亲4位花甲老人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其乐融融的生活。

    徐玉梅家是白族,丈夫杨衡家是苗族,两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家庭同处一室,虽然偶尔会有生活上的小习惯不同,但4位花甲老人既是亲家,更似老友,常常形影相随,无话不说。他们约定的家风家训是——儿媳当女儿,女婿当儿子,换位思考,求大同存小异。两位爸爸有着共同的爱好,平时一起研究《易经》、练习书法、爬山钓鱼;两位妈妈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平时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做饭洗衣、种菜养花。

    还记得4位老人一起生活之初,曾出现一个饭桌上的不同习惯,公公、婆婆喜欢每顿饭都做一个素菜汤,不放油盐,而父亲、母亲则吃不惯素菜汤,喜欢每顿饭都有个油汤。因为母亲擅长做菜,家里大都是她在做饭,一开始她按照自己的习惯做油汤后发现,亲家都不喜欢吃,于是,她每顿饭都做一碗素菜汤、一碗油汤。“这其实就是父母和公婆相处的一个小事例,大家都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徐玉梅说,父母有时会回楚雄老家住一段时间,每次父母回楚雄后,公公、婆婆总是会打电话催他们赶快回文山,因为相处时间长了,大家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亲人。

    2016年,徐玉梅虽然调到州委编办工作,但因为工作忙,家里的大小事都是4位老人操持。说起这些,徐玉梅心里总是涌动着对老人们的感激之情。特别是2017年2月,母亲爬楼时不慎摔伤做关节手术,那时徐玉梅的小女儿才刚2个月,有时难以分身照顾母亲,婆婆就尽心尽力地帮着照料徐玉梅的母亲。母亲卧床3个月,婆婆就照顾了3个月,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安慰。看到婆婆和母亲和睦相处,时时一起散步、外出,公公和父亲形影相随,小区邻居常常会问他们:“你们是亲家吗?怎么相处得那么好?”4位老人总是笑呵呵地回答:“是啊,我们是亲亲家!”

     

    家中“4宝”

     

    在点滴中传承好家风

    婆婆是州广播电视台的退休人员,曾经是苗语播音员。为了更好地传承苗族文化,公公、婆婆从小就培养两个小孙女学苗族语言、穿着苗族服饰、了解苗族文化,现在已经6岁的大女儿不仅听得懂苗语,还会说不少苗语,就连徐玉梅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听得懂不少苗语。

    婆婆是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平时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及时伸出援手,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也尽力帮助,甚至就连不认识的陌生人,她也会提供帮助。每年遇到敬老节等节日,她还会专门到周边的村寨帮一些老人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次,婆婆陪着徐玉梅的母亲到医院输液,看到旁边有人独自一人去输液,她总是嘘寒问暖,帮着忙前忙后。婆婆乐于助人的精神对家人有不少带动,就连女儿,也跟着奶奶学会了不少待人接物的礼貌礼节。

    徐玉梅曾经在麻栗坡参与组织过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工作,时常给大女儿讲关于老山的故事,有空也会带着她上老山、祭英烈,希望把那种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家风血脉里。大女儿虽然不是完全能够明白,但爱国思想还是根植于心。去年国庆节,大女儿被幼儿园推选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徐玉梅帮助她准备了一篇热爱祖国的讲稿,女儿每天认真练习。讲话完回家后,她高兴地说:“妈妈,今天我们唱着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祖国真伟大,老山上的英雄会高兴的!”听了6岁女儿的一番话,徐玉梅既惊讶又欣慰,这就是家风,一种薪火相传的爱国家风。

    家里的“廉政党课”

    丈夫杨衡是一名交通警察,业务上丝毫不敢懈怠,处处以身作则,工作10年拿了3个三等功。去年,他加入到全州脱贫攻坚工作队伍中,到麻栗坡驻村工作。动态管理期间,丈夫两个月没有回家,等他回家时,不满1岁的小女儿完全不认识他。丈夫每每离家时,徐玉梅都会说:“照顾好自己,干好工作。”行李箱里整齐叠放的衣物用品,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千言万语的舍不得,更是毫不犹豫的支持。

    在自己的工作上,徐玉梅认真负责,父母总是告诫她要诚恳做人、踏实工作;公婆也总是鼓励她工作要全心投入,家里有他们操持;丈夫总是提醒她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徐玉梅时刻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诚实上进。也正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关爱与鼓励,她才能胜任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充满自信地迎接一个个挑战,她曾多次参与州、县举办的大型会议接待服务、随车解说工作;2011年,荣获了云南省第八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二等奖;2014年又荣获了麻栗坡县“英雄老山·祖国情怀”演讲大赛特等奖。

    “我和丈夫在工作上取得的所有成绩,都离不开4位老人的辛劳付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徐玉梅说,4位老人都是单位退休人员,对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也常常教育徐玉梅和丈夫要爱岗敬业,要随时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本。

    几乎每一次,丈夫杨衡从麻栗坡工作队回到文山,家里都要组织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进行家庭谈心。每次谈心,4位老人都要提醒杨衡和徐玉梅遵纪守法,不要给单位抹黑,要清正廉洁,不占小便宜。因为4位老人和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党员,每次谈心,基本上都是上了一堂“廉政党课”,但正是有了和父母的谈心,徐玉梅夫妻在工作上更有动力。

    这,就是徐玉梅家的点点滴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高大上,但它平凡而又真实,平凡中蕴含着爱心、包容和理解,真实中透露着真情、乐观和希望。在这个家里,他们是平凡的儿女,简单的父母,他们家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也营造了一个幸福港湾。

    (记者李云淑)

    (编辑:曾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