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宣传教育、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文化惠民、综合治理等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构建宜居环境,村容村貌“洁美”
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涵育文明乡风培植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一是志愿服务引领带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大分中心志愿者、万名背包干部、社会志愿者(团队)、乡(镇)挂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等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力军,他们把心沉下来,驻扎在村里,每村都有一面旗子,每村都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者队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聚焦人居环境问题开展对点指导、帮扶。全面有序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消化、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垃圾整治模式,实行自家屋院每天一整理、每天一小扫,引导群众做到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家里物品摆放规范);村庄道路每周一大扫、每月一整治,村组村民每季一评比、每年一表彰,实现垃圾不出户、村内无堆积、环境无污染。通过志愿者的带动,出现了组长带着群众干、党员扛起红旗干、小组之间比着干、致富带头人积极抱团干的良好局面。二是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引导。为了让群众知政策、感党恩,改陋习、跟着做,2万余名干部深入村寨,通过述职、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和评议,搭建干群“连心桥”,让群众知晓党的恩情、党的帮扶措施及成效,懂得知恩感恩、奋发向上。同时,采取句町宣讲团成员带头讲、部门领导集中讲、干部职工微型讲、少数民族干部民语讲和民间文艺队员文艺讲等方式,开展“西畴精神”聚力脱贫攻坚、“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教育活动。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份政策宣传册,走到哪党的政策就宣传到哪、广南好故事就讲到哪,群众的心声和呼声就记录到哪,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记录、及时反馈和及时解决,用实践引领群众,用真话讲党恩、说政策,用实话向群众述说脱贫攻坚工作及成效,讲述人居环境整治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讲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
二、凝聚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引美”
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和模范,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对照典型找差距、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一是选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家风和谐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开展“清三堆、建三园”实施绿化美化“大比武、大比赛”行动,全面开展垃圾治理、粪污及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在村村之间、户户之间、帮扶单位之间、帮扶干部之间开展“大比武”,让村容村貌全面得到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明显好转、陈风陋习全面转变,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二是抓实奖罚机制,破除等靠思想。针对资产收益型扶贫设立了奖励积分制,根据贫困户的人居环境、内生动力等情况,设立“红黑榜”,把积分作为衡量贫困户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的资产收益分红的标准,打破以往产业效益分红吃“大锅饭”的形式,让“积分制”真正成为对贫困户“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指挥棒”,破除个别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开办“天之广 云之南”大众消费馆,结合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内容,实行积分制管理,从美丽家园、产业就业、孝老敬亲、爱党爱国、热心公益等10个方面对参与群众进行积分考核,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行动,助推文明示范村创建。目前,第一个大众消费馆在五珠乡六良菁启动。考评分月考评、季度考评和年度考评等类别,分值从2—1500分不等。由村组干部定期开展评比,评比结果定期公示,接收群众监督,评比情况累计积分,老百姓和村干部获得的积分可以兑现大众消费馆产品,1分抵扣1元钱,同样的商品在大众消费馆购买就可抵扣10%。三是“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示范带动。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制定《广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了18个乡(镇)2698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州级示范型村庄18个、整治型村庄180个,截至目前,清理农村垃圾8000余吨,清理水坝、水塘400余个,清理村内外沟渠5000余公里,清理壁残垣断1万余户,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的农业生产废弃物8000余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2449个自然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2570个自然村,开展省级卫生村创建55个自然村,开展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活动8个。
三、强化建章立制,村规民约“促美”
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垃圾处理作为乡风文明建设最现实的问题,用最简单、方便、有效、实惠的“五个一”和三十条措施,实现源头减量和垃圾不出村、不出户。一是出台三十条“史上最严”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由县委制定出台最接地气、最严的《广南县疫病预防控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十条措施》《广南县疫病预防控制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十条措施》《广南县疫病预防控制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十条措施》等三十条措施,印发《广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广南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采取“基层党组织+全民总动员+村组奖惩公约”模式,每户家庭要做到“五个一”,即“一袋回收”,自备袋子回收垃圾;“一炉焚烧”,自制焚烧炉就地焚烧垃圾;“一池化解”,自备化解池物理化解垃圾;“一桶喂掉”,对厨余垃圾桶装喂牛喂猪;“一坑填埋”,自挖坑对处理不了的垃圾进行填埋。“万名背包干部”主动进村入户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做到做好一户、培训一村,逐村逐户推广,带着群众做,做给群众看,达到整治一村、美化一村,亮化一村、保持一村,形成常态化,全县2698个村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亮。二是制定最“接地气”的村规民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出台最“接地气”、操作性最强、最强最有效的制度,组织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将殡葬改革、文明祭祀、科学文化学习、移风易俗、勤劳致富、人居环境提升、村内综合治理、好逸恶劳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177个村(社区)结合实际和群众意愿,制定了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村规民约,全面推进公民守则、文明规范、村规民约制定完善,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推进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各乡(镇)村组充分利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建乡(镇)和村内监督小组,积极劝导群众改变传统观念、习惯做法,暂时告别春节期间上山祭拜的民风民俗,暂停举办农村喜庆、祭祀、集会等集体聚集聚餐活动,简办丧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通过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上下联动,群众在移风易俗方面的思想认识有了突破性的提高,陈规陋习的观念得到极大改变,为培育广南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下坚实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村组自发设立防疫劝离卡点100余个,取消红白喜事等各类宴请、聚会600余场次。
(中共广南县委)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龙俊贤)
(审核 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