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科协按照“抓科普、传技术、育能人、兴产业、助发展”的思路,切实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与指导,加快推进农技协建设,基层农技协组织得到有效巩固和发展。 截至目前,文山州共有基层农技协组织199个,会员19772人。这些农技协服务领域涉及粮食、中药材、经济林果、茶叶、蔬菜、食用菌等种植业和乌鸡、肉牛、山羊、水产等养殖业以及部分特色产品加工、销售和手工艺等行业,在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省级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推广运用农村实用技术、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以点带面 培育示范典型 2023年全州共有4个科普示范农技协、4个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示范社区和2名科普示范带头人受到省科协、省财政厅命名表扬。通过培育示范典型,农技协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普力量。如:广南县高峰牛被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授予“科技小院”称号后,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深入依托单位开展农业创新、农业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服务,在科技小院的助推下,广南高峰牛肉牛产业得到加速发展,为我州农技协发展树立了典范。麻栗坡县润农魔芋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围绕“一县一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营、农户主产”的工作思路,推进魔芋产业规范化与种植规模化,提升魔芋产业加工水平。富宁标村甘蔗协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组织本县蔗区实施甘蔗轻简全膜覆盖技术,甘蔗亩增产1.5吨以上;带头使用无人机对甘蔗等农作物进行飞防作业,组织开展蔗区现场培训、夜间培训、无人机飞防作业示范培训,还组织人员到田间对群众进行施药技术指导,引导群众安全用药,对废弃药瓶、药袋实行集中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生产、生活环境。 发挥科普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或聘请科技专家挂联帮扶,围绕特色产业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措施,开展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如:文山市山药种植销售协会通过组建科技专家服务站,依托科技人员开展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研究及试验,一方面推动秸秆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提升了山药的产量、品质,改善了山药的口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既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又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广南县铁皮石斛协会主动聘请省、州、县科技专家到农技协开展培训,向农户推广科学种植铁皮石斛方法,讲解种植养殖方面易出现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开药方”,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户收益,促进铁皮石斛产业良性发展。 搭建服务平台 扩大宣传影响 为展示我州农技协成果,提升协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州科协在举办文山州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七乡科普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同步开展文山州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特色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组织八县(市)部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边三县部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共44家参展单位开展了为期3天的特色产品展示和推介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加强技能培训 培育致富带头人 全州各级科协加强与农业、科技、林草等部门协作联系,组织科技专家开展“百名科技专家下乡”、农函大办学、“绿色证书”培训、科普大篷车进农村宣传等面向基层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农技协的田间地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积极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和科学素质奠定了基础。如:富宁县着力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科普长廊建设示范点,创建了上寨村中草药科普示范基地,在挂联科技专家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的主导下,全村积极开展中草药、水果、蔬菜等种植技术培训,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绿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初见成效,致富带头人廖世兵被省科协命名为科普示范带头人。 (文山州科协) (编辑:罗贤慧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