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我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科普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着力推动科技、科普有效结合、深度融合,以科普长廊建设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发展。
以党建为引领,把稳边境科普工作方向。紧扣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党建长廊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科普长廊作为党建长廊“姊妹篇”进行谋划和布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科技工作者中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组织引领、事业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科普为民”活动品牌。充分利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党建工作硬件设施资源,建设科普服务站、科普宣教室、科普宣传栏等科普阵地。配备电脑、投影仪、课桌椅等科普设备,为科技教育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农函大办学、科普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在全州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成科普服务站42个、科普宣教室31个、科普宣传栏31块134平方米。
整合科普资源,丰富边境科普活动。充分整合国内州内各种科普资源,采取深入边疆、直奔边境的方式,扎实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系列科普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党建引领·科普为民”进校园活动55场;开展“党建引领·科普为民”关爱生命共促健康科普志愿服务活动11场;开展“科普文山走进田间地头”网络直播活动6次;开展“科普课堂线上乡村行”活动91场;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15名资深专家作科普报告,其中,到边境县开展报告35场;邀请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4名天文科普专家深入边境学校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文山边境巡展5个站点;与省科技馆联合开展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示范活动6场;开展省级、州级科普大篷车边境行联合行动30场。
培养“土专家”,发挥边境带头人作用。加大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引导,积极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质增效,鼓励能人创业办实体,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归雁效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培养边境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民经理人”“农村带货人”等一批科普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科普服务站共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培训及咨询服务86场,培养了廖世兵、郭喜兵、韦堂友、赵友荣等科普带头人或致富带头人56人。
选派科技工作者,服务边境特色产业发展。从州、县、乡(镇)有关部门选派148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分别挂联全州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其中,州级专家42人分别聘任为科普服务站首席专家,率领科普服务站专家团队深入边境一线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科技、科普工作。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边境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为各村制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及产业连片发展规划并逐步推动实施,建成了麻栗坡县天保村魔芋种植基地、马关县茅坪村砂仁种植基地、富宁县下寨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31个。
(州科协)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