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七花杯”网评大赛丨以高质量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13 15:02:02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农村更加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要突出党建引领,让乡风民风更正气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在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引领群众把新风尚、好做法树立起来,固化下来,形成制度、敦风化俗。良好的党风政风,是淳朴乡风民风的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以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匡正社会风气,关键靠党建引领。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多形式开展支部学习、多样化开展党日活动、多措施激发榜样正能量,使广大党员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中间人,从自身自家做起,革除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新风、学榜样、颂美德,推动形成新风正气。

    二、要突出环境整治,让乡风民风更洁美

    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要全面引导村民树立“人人讲文明、村村是美景”的理念,全力推进绿美行动塑造乡村新风貌,全面展示乡村文明“美景图片”,建设具有“乡村味道、乡村记忆、乡村特色”的美丽田园乡村。要加大乡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垃圾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村群众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用上稳定电、喝上放心水,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和获得感。要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各扫门前雪”形成常态。要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人居环境改善中,着力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真正让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由外在美向内涵美提升。

    三、要突出革除陋习,让乡风民风更文明

    欲树立新风,必先破除遏制陋俗。针对攀比浪费、拘泥传统、大操大办等陋习,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全面开展革除陋习行动,让革除陋习从“破冰攻坚”到“破茧成蝶”转变。要坚持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运用好“星级文明户” “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等载体,抓好逐级评选、宣传教育、展示推广等各个环节,让文明家风引领民风。要坚持按照“先管党员再管群众、先管干部再管百姓”的原则要求,对利用婚丧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党员干部要坚决依法依纪从严从快查处。要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全面推行殡葬改革,消除攀比、迷信之风,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要强化党章党规的规范约束,突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示范,以“关键少数”引导“绝大多数”,带动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

    四、要突出矛盾调处,让乡风民风更和谐

    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关乎公民道德问题,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构建温馨、和谐、美好的农家村镇。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必须把基层矛盾调处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多解群众的心疙瘩,常抚百姓的不平心,力促文明乡风长驻。要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坚持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贴心的老党员、老干部选进道德评议会,并让他(她)们成为家庭和邻里纠纷的“和事佬”。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定时或不定时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连民心、帮民富、取民信,对重点村要进行重点排查和走访,及时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排查纠纷、调处纠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把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调处在基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过夜,确保邻里和谐、社会稳定、乡风文明。

    五、要突出宣传教育,让乡风民风更风尚

    乡风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之一。建设文明乡风离不开宣传教育。高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必须把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大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事例,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引导身边群众,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准、干有目标,切实把乡风文明建设悄无声息地渗入群众生产生活中。要深入挖掘和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采取“媒体+”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做到电视有画面、网络有文字、手机有信息、村里有标语、路边有横幅、现场有声音,不断推动文明乡风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要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内容,积极组织“理论政策宣讲团”“文艺宣讲团”“典型事迹宣讲团”等队伍,进村入户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政策宣讲、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讲活动,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追有方向、比有标杆,推动形成新风正气,真正实现让宣讲活动活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乡风民风好起来。

    (王明文)

    (编辑:董飞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