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幸福社区是马关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从全县9个乡镇148个村小组搬迁而来,居住着7个少数民族,共1534户5948人。面对这么大的“新家”,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我始终保持当兵时磨炼的自律奉献品质,退伍不褪色,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一道,每天深入群众中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熟悉搬迁群众的基本情况,听取群众的心声,收集群众的意见、诉求,从解决搬迁群众收入来源、子女入学、看病就医、日常生活等方面着手,争取各有关部门配置医务室、警务室、儿童活动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等,强化户口、入学、就医、农业补贴、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政策的衔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选举出20名楼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服务,带动社区党员在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搬迁群众共享县城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特别对于刚刚搬迁到陌生环境居住的群众来说,社区就是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最直接途径,不管是家里的水管断了、没有电了,还是想要帮孩子办入学,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情作为社区书记的我都要带领社区干部认真处理好,为搬迁群众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让搬迁群众真正有“安全感”“归属感”。
就业、产业是搬迁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社区党总支牵头在社区附近的3个村小组流转土地400亩,建立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基地,引进鸿达食用菌、蜀丰公司两家企业,订单式发展巴西菇、蔬菜种植,目前,有110户搬迁群众到基地发展巴西菇种植31亩、蔬菜215亩。对没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群众,通过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培训、召开就业推荐会、在县城周边对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筛查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社区的1198人在县城周边企业就业、1509人到外地务工。针对不方便外出务工的群众,我们引进雅登博服饰有限公司建立扶贫车间,依托扶贫车间解决78名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使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发展产业、转移就业等途径,截至2019年底,我们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89户3302人实现脱贫,真正让社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现在的南山幸福社区,交通更便捷了,环境卫生更整洁了,居住条件变好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文化设施和活动更丰富了,就医就学更方便了,就业渠道更多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社区人员的流动性,这是对我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一大考验。从大年三十开始,我们连续四十多个日日夜夜,站在社区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探索楼栋长分片负责制,在24小时内完成入户登记核查工作,广泛宣传防控知识,落实防控措施,热忱服务群众,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只有在晚上十点才能和妻子、5岁多的儿子通上十来分钟的电话,有时感觉亏欠家庭太多了,但走上这个岗位,就要担起责任,身为一名党员,该讲奉献就得奉献,只有自己的奉献,才能换来群众的安心放心;只有自己的付出,才能无愧于社区群众,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来源 团州委)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